莆仙戏的历史渊源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0
  • 来源:爱戏网
  • 莆仙戏
  • 莆仙戏源远流长,历史悠久,晋未南北朝,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,当时盛行的中原"百戏"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。并形成了在语言,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

   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。据传 ,唐开元间(713-741),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频,被唐明皇选调入宫,赐封梅妃,备受宠幸(见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"江采频"条,《唐宋传奇梅妃传》)。其弟曾随同进觐,封为国舅,后来回莆,明皇赐其一部"梨园",带回供宴乐,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。故莆仙音乐歌舞有"集盛唐古曲之精英,留霓裳羽衣之遗响,采宫廷教坊之荟萃,取山村田野之歌调"的美称,唐咸通间(860-873),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,"南游莆田,县排百戏迎接。"(见宋沙门道原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八)唐 代"百戏",亦称"散乐"是一种"俳优歌舞杂奏"(见《旧唐书.音乐志》,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。

    宋代,兴化文化较发达,文人中举及在居官的不少。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,好歌舞杂剧,多置有家乐自娱。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,是个"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"的塾师,也"买歌伎数十人",尽日在家"吹笙鼓琴,以娱宾客"(见宋王迈《瞿轩集》卷十一《莆阳方梅叔墓志铭》)。蔡京一家,在宋时多居官显要,在京常"家宴张乐",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(见宋周晖《清波杂志》)。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,每宴亦令歌会歌舞,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"十番",有"大乐"和"小乐"之别,规范严谨。乐员演奏时需张"凉伞",穿礼服,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,(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油印本。

    猜你喜欢

    莆仙戏名家朱石凤

    朱石凤,仙游县人,1927年出生,莆仙戏著名导演。朱老幼年家境贫寒,十岁就入私人戏班从艺,攻文旦、花旦、跨青衣,并逐步成为该戏班的主要演员,先后在《十八条》、《薛仁贵》、《刘知

    2022-05-28

    莆仙戏名家陈仁鉴

    陈仁鉴,戏曲编剧。福建仙游人。194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。曾任中学教员。建国后,历任仙游县编剧小组编剧,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剧、副所长,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。合著莆

    2022-05-28

    莆仙戏名家王国金

    王国金,1940年出生,仙游县赖店镇人,从小送给人做童养媳,十二岁从涵头(涵江)逃回。十四岁到鲤声剧团探亲,艺委会主任陈仁鉴发现她的艺术潜质,说服领导留下她。先学小生,不久拜陈

    2022-05-28

    莆仙戏名家王少媛

    王少媛,女,1964年出生,福建仙游县盖尾镇人,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,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。

    2022-05-28

    莆仙戏第一旦王少媛

    王少媛被誉为福建省“莆仙戏第一旦”的王少媛,女,生于1964年10月,仙游县盖尾镇仙华村人,中共党员,工青衣,兼工闺门、花旦,国家一级演员,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,中国戏剧

    2022-05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