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fieldset id='whg7'></fieldset>

    <ins id='whg7'></ins>
    <i id='whg7'><div id='whg7'><ins id='whg7'></ins></div></i>
    <span id='whg7'></span>

    <acronym id='whg7'><em id='whg7'></em><td id='whg7'><div id='whg7'></div></td></acronym><address id='whg7'><big id='whg7'><big id='whg7'></big><legend id='whg7'></legend></big></address>

    <code id='whg7'><strong id='whg7'></strong></code>
      1. <tr id='whg7'><strong id='whg7'></strong><small id='whg7'></small><button id='whg7'></button><li id='whg7'><noscript id='whg7'><big id='whg7'></big><dt id='whg7'></dt></noscript></li></tr><ol id='whg7'><table id='whg7'><blockquote id='whg7'><tbody id='whg7'></tbody></blockquote></table></ol><u id='whg7'></u><kbd id='whg7'><kbd id='whg7'></kbd></kbd>
          1. <i id='whg7'></i>
            <dl id='whg7'></dl>

            昆山腔到水磨调(一)

            • 时间:
            • 浏览:0
            • 来源:爱戏网
          2. 昆曲
          3. 昆山腔形成于元明初

            根据明周元纬《泾林续记》的记载,说朱元璋曾问昆山老人周寿谊,“闻昆山腔甚佳,尔亦能讴否?”认为明初昆山腔已很盛行。据胡忌查证了明《蓬窗日录》、清《书影》、《锡金识小录》等书,周寿谊于南宋景定年(1260-1264年),无锡人,长期居住在昆山,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朱元璋召见,当时周老人已有百余岁了。据此推算可以知道元朝末期已经开始流行昆山腔。

            1960年,吴新雷看到了路工发现并珍藏的清初抄本《真迹日录》中的魏良辅《南词引正》,这是明末昆山人张根据文徵明手书真迹过录在《真迹日录》中的。这与明万历年《吴萃雅》中的《魏良辅曲律》有不同之处,其中有关于昆曲渊源的很重要的资料,特别是提到了元朝昆山顾坚善唱南曲,昆山腔形成于元末明初已不容置疑。第二年,钱南扬校注的《南词引正》在《戏剧报》正式发布,路工、傅惜华、周贻白等学者纷纷发表评论,把昆山腔发源的历史从明代向前推进到了元代。1989年,胡忌、刘致中的《昆剧发展史》也论证了这一观点。

            《南词引正》中有关昆曲渊源的第五条是这样说的:“腔有数样,纷纭不类,各方风气所限,有昆山、海盐、余姚、杭州、弋阳。自徽州、江西、福建俱作弋阳腔;永乐间,云、贵二省皆作之,会唱者颇入耳。惟昆山为正声,乃唐玄宗时黄绰所传。元朝有顾坚者,虽离昆山三十里,居千墩,精于南辞,善作古赋。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,屡招不屈。与杨铁笛、顾阿瑛、倪元镇为友,自号风月散人。其著有《陶真野集》十卷、《风月散人乐府》八卷,行于世。善发南曲之奥,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。”

            这里说昆山腔是唐玄宗时黄绰所传,只能看作是当地的传闻。唐代的宫廷乐臣黄绰名声很大,死后葬于昆山的绰墩,因昆山腔唱的南北曲中有源于唐代的教坊乐曲的成分,所以当地人就这样传说了。说到元代居住在昆山千墩的顾坚,“善发南曲之奥”,扩廓帖木)七听说他很能唱南曲,就多次命他来唱曲,但顾坚就是不去。顾坚其人,是研究昆山腔渊源的重要人物。据清《重修顾氏大宗世谱》、《南通顾氏家谱》,吴新雷根据顾坚同辈人的行年比照旁证,推知他成年后主要活动的年代,约在周德清写成《中原音韵》的元泰定元年(1324年)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之间,那么,自1324年至元亡的四十余年间,在昆山地区已经有昆山腔了。现知知名的第一歌手,就是顾坚。因此,根据魏良辅的《南词引正》,可以把昆山腔产生的年代大致推前到元泰定元年(1324年)。

            《木儿传》,扩廓帖木儿是元末顺帝时的大臣,曾位居太尉、中书左垂相,后又封为河南王,代皇太子率军南下镇压农民起义,所以顾坚“屡招不屈”。而著名诗人杨铁笛(杨维桢),会稽人,居松江,善琵琶、笛、曲,常到昆山顾瑛家,在书画舫中“醉吹铁笛”。他写的南散曲如《夜行船序・苏台吊古》套很有名,也曾被人用昆山腔传唱,其联套格式[]夜行船序]、[前腔]、[斗蛤蟆]、[前腔]、[锦衣香]、[浆水令]、[尾声],也被昆腔沿用;名士顾阿瑛(顾瑛),昆山人,家甚富,筑有玉山草堂,草堂内有金粟轩、书画舫、春晖楼等多处建筑,好蓄养声伎,有女乐素云、素贞、小琼华、丁香秀、南枝秀等名伶,唱演南北曲;名画家倪元镇(倪瓒),无锡人,精音律,也喜欢写作北散曲,当时北曲的唱已对南曲的唱发生了一定的影响。这三人都是由元入明而卒于明初的,他们与昆山顾坚交游,都跟顾坚善唱昆山腔有关系。这些文士的艺文活动,赋曲雅会,和当时戏曲演唱的提高与雅化自有必然的联系。如杨维桢在《铁崖先生诗集》癸集中所记,在与官宦诗客宴会时,曾唤著名女伶沈青青来应唱《破镜重圆》戏文,予以重赏,并将“青青易名瑶水华”。诸如此类的文人雅事,对南曲的走向格律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            现知最早的南曲格律谱,是成书于元代天历年间(1328一1330年)的大元天历间《九宫十三调谱》,明嘉靖年蒋孝的《南九宫谱》,就是承袭大元天历间《九宫十三调谱》修订编撰的。南曲的曲牌系统在元代天历年间已成雏形。

            因此,在元泰定、天历年间,已经有用昆山腔来唱演南曲戏文和南曲散曲了。

            猜你喜欢

            昆曲的曲牌有多少种

            1956年4月19日,周恩来观看了浙江省昆苏剧团演出的昆曲《十五贯》,看后发表了重要讲话,其中提到“昆曲的一些保留剧目和曲牌不要轻易改动,不要急,凡适合于目前演的要

            2022-07-23

            中国的百戏之祖-昆曲、昆腔与昆剧

           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、剧种,原名“昆山腔”或简称“昆腔”,有“百戏之祖”的说法。据明朝《南词引正》记

            2022-07-23

            [昆曲] 忒忒令(选自《牡丹亭·寻梦》杜丽娘唱段)简谱-昆曲曲谱

            提示: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,选择“图片另存为...”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,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,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洪雪飞《[昆曲]忒忒令》戏曲谱

            2022-06-07

            选自《玉簪记·琴挑》陈妙常唱段:朝元歌[昆曲]简谱-昆曲曲谱

            提示: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,选择“图片另存为...”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,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,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洪雪飞《[昆曲]朝元歌》戏曲谱

            2022-06-07

            [昆曲]选自《紫钗记·折柳》霍小玉唱腔:寄生草简谱-昆曲曲谱

            提示: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,选择“图片另存为...”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,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,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洪雪飞《[昆曲]寄生草》戏曲谱

            2022-06-07